李嘉誠:工廠是最好的課堂
對李嘉誠來說,早期的工廠經(jīng)歷,是他最好的課堂。對做一個塑料花,原料怎么來的,怎么出口,怎么辦手續(xù),他了如指掌,而其對世界經(jīng)濟形勢的認識,最早也來自這里。而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李做生意的原則,也形成于此時。 |
李嘉誠的辦公室陳設非常簡單,桌面上干凈得一張紙都沒有,因為多年來他堅持今日事今日畢。
碼頭工潮中工人們把他畫成奸商和魔鬼,李嘉誠還開玩笑:把我的頭畫得還是笑的
創(chuàng)業(yè)至今六十多年,雖歷經(jīng)多次經(jīng)濟危機,但沒有一年虧損;自從1999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華人首富以來,15年間不管風云如何變幻始終穩(wěn)居這一寶座。
這就是李嘉誠。他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創(chuàng)業(yè)至今六十多年,雖歷經(jīng)多次經(jīng)濟危機,但沒有一年虧損;自從1999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華人首富以來,15年間不管風云如何變幻始終穩(wěn)居這一寶座。
這就是李嘉誠。
但此時,他正前所未有地深陷入一場“撤資”風波。接連拋售內(nèi)地和香港的一些資產(chǎn),掀起軒然大波,被輿論認為是一個“風向標事件”。
2013年11月22日,南方周末記者探秘風波的最中心,位于香港中環(huán)的長江集團中心,李嘉誠的辦公所在地。
14:30,門打開,85歲的李嘉誠滿面笑容地走進來,步子很快,沒有任何攙扶。他和每一個人握手,微微彎腰遞上名片,微笑著,認真地看著每一個人,近乎多余地用帶潮州音的普通話自我介紹:“李嘉誠”。
李嘉誠,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成為超人之前的那個人
“外人都將他看作超人,而他自己,則始終將自己看成是變成超人之前的那個人!
85歲的李嘉誠,從早年創(chuàng)業(yè)至今,一直保持著兩個習慣:一是睡覺之前,一定要看書,非專業(yè)書籍,他會抓重點看,如果跟公司的專業(yè)有關,就算再難看,他也會把它看完;二是晚飯之后,一定要看十幾二十分鐘的英文電視,不僅要看,還要跟著大聲說,因為“怕落伍”。
這種勤奮和自律,非一般人能比。
關于工作習慣,最為著名的細節(jié)是李嘉誠的作息時間:不論幾點睡覺,一定在清晨5點59分鬧鈴響后起床。隨后,他聽新聞,打一個半小時高爾夫,然后去辦公室。
熟悉李嘉誠的人士表示,他是一個危機感很強的人,他每天90%的時間,都在考慮未來的事情。他總是時刻在內(nèi)心創(chuàng)造公司的逆境,不停地給自己提問,然后想出解決問題的方式,“等到危機來的時候,他就已經(jīng)做好了準備”。
一個被廣為傳播的事實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fā),而在這之前,李嘉誠已經(jīng)準確預見,并早已做好了準備,等到危機來臨時,集團不但安然無恙,還從中獲得了擴張的機會。
作為一個商人,李嘉誠對數(shù)字尤其敏感。
從20歲起,李嘉誠便熱衷于閱讀其他公司的年報。除了尋找投資機會,也從中學習其他公司會計處理方法的優(yōu)點和漏弊,以及公司資源的分布。他自稱可以對集團內(nèi)任何一間公司近年發(fā)展的數(shù)據(jù),準確地說出其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看一看便能牢記,是因為我投入!
對于信息的重要性,李嘉誠常常一再強調(diào)。雖已85歲高齡,但他對新技術的了解,并不遜于年輕人。在李的辦公室,左手邊擺著兩臺電腦,實時顯示旗下公司的股價變動。而在側面辦公桌上,則擺著他的蘋果筆記本,這是他日常工作所用的。
每天早晨,李嘉誠都能在辦公桌上收到一份當日的全球新聞列表。據(jù)一位跟隨他十余年的人士透露,這份新聞列表并非摘要,而是一個又一個的新聞標題,多來自《華爾街日報》、《經(jīng)濟學人》、《金融時報》等全球知名媒體。李會先瀏覽,然后選擇其中想看的文章,讓人翻譯出來細讀。
李嘉誠的這個習慣堅持了十余年,并因此而專門設立了一個四人小組,負責這項工作。而他之所以看標題,不看摘要,是不想被別人誤導。
據(jù)另一位員工透露,以前,李嘉誠看新聞喜歡紙質版,iPad出來之后,他就只看電子版了。李現(xiàn)在用的是iPhone手機。
這些習慣,讓李嘉誠始終站在資訊的最前沿,也讓這個老人投資了一系列高科技公司。
李嘉誠旗下的維港投資,最近這兩年,投資了六十多家科技公司,其中不乏很多明星項目,例如Facebook、Skype、Siri、Waze、Spotify、Summly等等,而這個團隊總共不過8個人。
“他并不是一個生活在象牙塔中的人,相反,他對潮流的把握遠超很多年輕人。”一位下屬透露。李嘉誠旗下公司無數(shù),連很多下屬都數(shù)不清,直接向他匯報的,就有200人左右。每個月,李都會跟海外管理層進行會議,每年會“出外巡檢”三四次。
李的多位下屬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李嘉誠非常善于問問題,遇到一個新事物,他總是會想,這和我、和我的公司有什么關系?他總是會將自己的問題交給專業(yè)的人去尋找答案。
比如,在Facebook等社交媒體開始火起來的時候,李嘉誠曾經(jīng)問過旗下公關團隊一個問題:怎么看待其和平面媒體以及網(wǎng)上媒體對集團公關的影響?
為了回答李嘉誠的這個問題,公關團隊專門召開最高會議進行討論,形成專題報告向李匯報。有趣的是,最后這個團隊甚至開發(fā)了一款軟件,專門用以評價不同渠道的公關效果。
“如果李先生是個停滯的人,就不可能有今日之成就!崩罴握\的一位下屬感嘆,“外人都將他看成超人,而他自己,則始終將自己看著是變成超人之前的那個人”。
工廠是最好的課堂
“現(xiàn)在很多人只知道李先生是富豪,卻忘記了他是做工廠出身的”。一位跟了李嘉誠十幾年的下屬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是解讀李嘉誠的另一個密碼。
與重視定坐標一樣,李嘉誠對細節(jié)也很重視。
李嘉誠基金會負責具體項目的羅慧芳女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們做的一個醫(yī)療方面的項目,李對每一個數(shù)據(jù)都很清楚。他甚至也會自己打電話去抽查,有一次,其中的一位患者接到一個香港打來的電話,對方開口就說“我是李嘉誠”,把他嚇了一跳。
“現(xiàn)在很多人只知道李先生是富豪,卻忘記了他是做工廠出身的。”一位跟了李嘉誠十幾年的下屬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是解讀李嘉誠的另一個密碼。
“做工廠的人,對細節(jié)要求非常嚴格,李嘉誠開始做表帶,后來做塑料花,這都需要對細節(jié)的把握!睋(jù)這位高層透露,即便到現(xiàn)在,李依然有著工廠情懷,他看到一個杯子,就拿起來研究說,這個可以怎么做怎么做。
對李嘉誠來說,早期的工廠經(jīng)歷,是他最好的課堂。對做一個塑料花,原料怎么來的,怎么出口,怎么辦手續(xù),他了如指掌,而其對世界經(jīng)濟形勢的認識,最早也來自這里。
而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李做生意的原則,也形成于此時。
據(jù)李嘉誠的這位友人透露,早年,李嘉誠的英文并不好,但是塑料花又是出口的,如何用那么蹩腳的英文去說服別人,對李嘉誠是個很大的挑戰(zhàn)。最終,他想出了一條最有說服力的理由——貨真價實,“我的成本加25%,就是我的價格,而且,我永遠是這個價錢!
“李嘉誠就這么找到了一個詞典,就這么應付世界了!边@位友人說,李的這種原則,幾乎貫穿始終——做人也是一樣。
和李嘉誠同時代的商人中,不少人栽在了最難處理的政商關系上,但李卻從未因此而煩惱!八麑賳T的態(tài)度也是始終如一,無論遇到什么事,別人都知道,李嘉誠會怎么反應,所以,也不會為難他!边@位友人分析,李做人非常有原則,這讓他在政界也贏得了不少人的尊重。在處理政商關系上,李曾給自己定了九字箴言:講真話、做實事、有貢獻。
“政治和經(jīng)濟,根本上是手和腳的關系,假如兩者背道而馳,是很難處理的!崩罴握\坦言,如果政治找上門來,躲也是躲不掉,他的原則是“不參與政治,但關心政治”。
李嘉誠不喜好交際,在一些朋友看來,他很悶,有時還有點不合時宜。這位友人給南方周末記者舉了個例子,一次,一個官員在李嘉誠面前夸耀他們投了多少錢搞環(huán)保,李突然來一句,“不浪費就是最大的環(huán)保”,差點沒把人噎死。
另一個細節(jié)是,在2012年的特首選舉中,李嘉誠支持的是梁的對手唐英年,選舉結束后,有人勸他與梁重歸于好,他回道:“我們本來就沒有怨,何來的和好?”
“李嘉誠是有點不好玩,但是有一點,所有人都很喜歡他,那就是他的真心!币晃挥讶苏f。李嘉誠自己也經(jīng)常說,他在全世界各地都有生意,但每次做完生意之后,都會和客戶變成朋友,有的更成為知己和事業(yè)的重要伙伴。有時候,“李嘉誠”三個字就是金字招牌。
掃一掃,轉到手機閱讀:
李嘉誠:工廠是最好的課堂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yè)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jīng)商寶典
- 消費資訊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fā)到朋友圈哦。
李嘉誠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