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50多年沒有和“同事”相見的石惠英,雖然行動有些不便,但見到老同事,還是給了一個大大的擁抱。
50多年已逝,他們雖滿頭鶴發(fā),但當他們再次穿上紡織工人工作服時,依然英姿勃發(fā)。今年76歲高齡的陳秀英再次穿上工作服時很激動:“對對對,當年也是這個樣子,他們的模樣一點兒也沒有改變!
回憶
到農村去,到邊疆去
“記得1958年,就職于包頭棉麻混紡織廠的老紡織工人們,從各地趕赴包頭時,現在包頭市棉紡廠所在位置是一片荒涼。懂得紡織技術的工人更是鳳毛麟角。我們面向全國招工、走訪、調研、學習,聘用了全國各地最有名的紡織技術工人來指導開工!睆谋本┶s來的曾經擔任第一任紡織廠廠長的鄒煒告訴記者。
1958年,作為包頭市棉麻混紡織廠初期建設的第一年,是讓鄒煒畢生難忘的一年。同樣,這一年,也是從全國各地奔赴來內蒙古支援紡織工作的老工人們切身難忘的一年。
“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他們當時聽到的最響亮的聲音。
回憶起當時的生活,石惠英笑著告訴記者:“當時不知道什么是邊疆,也從來沒聽說過內蒙古。就知道石家莊挺遠的,特別荒涼。但聽到來這里能得到鍛煉,這里特別需要我們,就跟隨丈夫從河北省來了!
拿到第一批混紡布料
即便當時的條件再惡劣,對于滿懷熱忱的老紡織工人來說,那些遠去的歲月都還是讓他們終身難忘。
今年88歲高齡的鄒煒,盡管說話咬字有些不清,但從他的講述中,能感覺到他在包頭市棉紡廠工作的日子依然歷歷在目,且記憶猶新。
鄒煒說,拿到第一批棉麻混紡布料時“開心”是老工人們形容當時自己心情的唯一一個詞語。
遺憾的是,1961年,因受經濟形勢影響,包頭棉紡廠緩建下馬、重新續(xù)建,第一批棉紡工人被分流,家在農村的回農村,家在城鎮(zhèn)的重新分配就業(yè),很多工人被分流到呼市一毛廠、二毛廠和三毛廠等紡織企業(yè)。鄒煒也在第二年離開包頭,回到北京。
圓夢
50多年后又相聚
1961年包頭棉紡廠停產后,陳秀英被分到呼市一毛廠工作,可陳秀英有一個愿望,就是把這些曾經一起工作的老同事們組織起來再聚聚。
50多年后的2013年5月26日,今年76歲高齡的陳秀英終于實現了自己的愿望。
聚會當天,1958年曾經一起奮戰(zhàn)的100余名老紡織工人,統(tǒng)一著紅T恤在包頭市棉紡小區(qū)小禮堂集合。十幾名老紡織工人,頭戴白色紡織帽、身著白底寫有紅字“內蒙古紡織廠”紡織圍裙,高歌《團結就是力量》、《妻子你辛苦了》等歌曲,紀念他們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
今年已經76歲的劉素芬說,印著大字的圍裙,曾是讓他們感到自豪的工作服。
永不改變的情感
50多年,一座工廠從興盛走入衰亡;50多年,一個城市從荒涼發(fā)展成了輝煌;50多年,是這些老紡織工人見證了紡織廠歲月的歷史變遷。
前來參加聚會的老紡織工人們說:“我們這一輩人去世后,紡織工人這個稱呼可能就要永遠消失了!
50多年前,他們黑發(fā)麗顏,50年后,他們鶴發(fā)滿頭,但不變的是他們的心情和堅定的情感。
陳秀英為了紀念這段紡織歷史,把搜集到的物品集中起來,在呼市建立了一個小小紡織品收藏紀念館。
陳秀英說,有一天,“老紡織工人”這個稱呼可能真的消失了,但屬于他們的歷史會在,影響會在,情誼會在,故事會在……
50多年前,他們黑發(fā)麗顏,50多年后,他們鶴發(fā)滿頭,但不變的是他們的情感。(內蒙古晨報)